
四川泸州市纳溪区红心猕猴桃采摘园通过微信、抖音、快手、西瓜视频销售猕猴桃
记者走进位于四川泸州市纳溪区棉花坡镇柑湾村唐世川的10多亩猕猴桃种植基地,放眼望去00亩猕猴桃种植基地20余人“桃工”,正忙得不亦乐乎,一颗颗饱满欲滴、鲜嫩香甜的“阳光金果”有机红心猕猴桃被人们轻轻摘下,一筐筐装在排队等候的卡车中,去往自己下半生的地方。
今天基地又来了几个从泸州城里来的市民,尽管天气炎热,但她们一个个都手提塑料篮子穿梭于猕猴桃林间,自己体验采摘,不时看看这个,摸摸那个,偶尔摸到一个成熟的,还当场摘下就剥皮吃了起来。“这些天,每天都有市民进园来采摘,看准的不是我猕猴桃的‘个头’,而是其品质!”唐世川说。
生态种植 猕猴桃个头不大品质好
唐世川是棉花坡镇柑湾村的一个返农民工,此前一直在外从事木炭生产经营。2015年,唐世川为丰富自己的家庭农场水果品种,他又利用10余亩土地发展种植红心猕猴桃。根据目前消费市场需求,一开始,他就把发展思路定位在有机、生态、绿色上。
为了让猕猴桃全部“吃”上农家肥,唐世川除了自己将鸡、鸭、鹅放养于猕猴桃园外,还将村里的一个养羊大户和一个养猪大户的猪羊粪便全部承包了下来,建了一个近100立方的沼气池,把羊粪便倒入沼气池发酵,形成优质有机肥料后,再用沼气粪水浇灌猕猴桃。
为方便浇灌,唐世川还采用“肥水一体化”技术,将管道预埋到猕猴桃地里,一头接到沼气池里,每到追肥时节,拧开管道开关,沼气池里的粪水便通过预埋管道,流进猕猴桃地进行浇灌。
同时,在防病上,唐世川均使用低残留的生物农药;治虫害上,则在猕猴桃园挂诱虫灯和黄板;在果子管理上,任其自然生长,不使用大果灵等助长药剂,确保猕猴桃原生态品质。为此,他们有一个人的农业技术服务队专为农户的种植提供技术服务,从授粉、施肥、修枝、剪叶到疏花疏果,都有技术服务队提供支持。果园缺肥了,服务队来告诉你该用什么肥,果子有病虫害了,服务队来指导用药。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果子的用肥用药安全,保证有机种植。
由于唐世川的猕猴桃从管理到施肥,每道生产工序按全生态模式操作,虽然果子普遍偏小,长相也不好看,但猕猴桃挂果这两年来,他的小个头猕猴桃却受到了市民的青睐,尽管价格卖到30元/公斤,但全部在园子里就卖个精光。
抖音圈粉 体验采摘不愁销
“现在‘抖音’传播的力度好大好快,几天前才将猕猴桃用抖音拍了几个短视频上传后,当天就有市民打电话要来采摘购买,省却了我舟车劳顿之苦。”在猕猴桃基地里,看着三三两两前来体验采摘的市民,唐世川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8月10日,随着唐世川拍的两条短视频“世川家庭农场红心生态猕猴桃成熟了,量有限,尝鲜的姐妹们就要抓紧哟,体验采摘只收30元/公斤”的抖音发布,很快就引来了100多个粉丝的关注,随后经陆续转发,8月11日,就有几个市民驱车进园采摘。
唐世川告诉笔者,现在的消费者已经不是前些年的有果子吃就行了,而是讲究吃得好,尤其是现在坚持生态种植猕猴桃的种植户其实并不多,很多种植户为了求产量,几乎都使用了“猕猴桃大果灵”催长剂。我坚持生态种植虽然果子小些,但消费者吃起来更放心。而通过抖音视频宣传,让消费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激发了他们尝鲜的欲望,更引发了他们的关注。
“没想到,效果竟这么好,接下来我还要进一步升级生态种植体系。”看着有每天都有三三两两的市民相约前来,唐世川还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绿色有机食品,不再追求个头大,只追求品质好的趋势。为此,他将对猕猴桃进行有机认证,并对猕猴桃进行质量追溯管理,让包括施肥、授粉等在内的每一道管理工序都可追溯,让消费者清楚了解果园管理的整个过程,让其放心购买,进而创立品牌,以实现更大的增收。
红心猕猴桃因其果肉细嫩、香气浓郁、口感香甜清爽、酸度极低,维生素含量高、营养丰富等特点,近年来逐渐成为消费者喜爱的水果。